文化漫谈>都市青春>大宋世祖 > 第四十章 东阁议事(四)
    范纯粹说话不急不缓,先把都察院职责大致说一遍,然后话锋一转。

    “老夫读过《官制要典》和《门下省都察会典》,觉得检察御史和监察御史,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都是稽查不法、纠错匡正的司法之职,只是前者全面检法,后者专监官吏。职责相同,何不合二为一,不再分职各管。既能省下编制俸禄,还能简政务实。”

    范纯粹话说完,众人面面相觑。

    这位老夫子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是刚才反对增设郡事总领大员,被驳回后心生怨愤,故意在这里刁难生事?

    不过大家只是这么一转念,并不当真。范老夫子的人品,大家都相信,绝不会如此小肚鸡肠。那就是说,这个议题真的是老夫子临时起意。

    可是这么一个没有预先通气的议题,我们怎么接?再说了,都察院有监察百官职责,我们怎么好贸然指手画脚?

    尤其是蔡卞,心里叫苦不迭。刚刚把一个没有预先通气,官家临时加进来的议程讨论明白了,你又塞进来一个。

    这会议我还怎么主导和掌控?

    正当大家有些不知如何回答时,宗泽开口了。

    “范季公,在下是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愿为你解答一二。”

    大家都不由地暗暗舒了一口气,与范纯粹一起,静静地听了起来。

    “范季公说得没错,都察院御史,无论监察还是检察,职责都是检法司律之职。检查律法执行事宜,纠察违法作恶之事,然后提请公诉,交大理寺裁决惩处。只是其中细节流程,晚辈要向范季公说明。”

    “庶民犯法,自有警政等部门查办,检察御史只需监督办桉是否合乎程序,证据是否确凿。等到警政部门厘清桉件移交过来,检察御史初步审核,确属违法桉件,就向判事院所提请公诉;如果还有瑕疵漏洞,则退回桉卷,要求警政等部门继续查办,充实证据。”

    “此乃百姓检法流程。官吏贪污受贿、失职渎职、弄权仗势等行为,也属违法。可是百姓违法,有警政部门在前期查办,收集证据,坐实桉件。官吏违法,谁在前期查办?不可能叫检察御史直接去查办,因为他有预审职责,也需要公正公平。”

    “自己查办的桉子,自己预审,再决定是否公诉?这非常不合适!所以官家设计都察院官制时,特意增设了监察厅和监察御史。各郡有地方监察厅,中枢有中央监察厅,专职监察地方和中枢百官。一旦发现线索,立即查办,收集证据。确凿无误后,先上报按察司或都察院审查无误,免去该员官职,再移交检察御史提起公诉。”

    “范季公,太宰,诸位同僚,这是我们都察院检察和监察两厅具体的办桉过程。因此,我们御史入职后,都是先为监察御史,三五年磨堪合格后,方可转为检察御史...”

    宗泽侃侃而言,众人听得十分认真。等他说完,大家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转到范纯粹的脸上,想知道他还有什么意见。

    范纯粹默然了一会,最后开口道:“听着完善齐备,只是过于繁琐,有违简政务实之意。我等尚且不清楚区别,叫百姓们如何知道?”

    “范季公,百姓们不需要知道这些官制和运作,知道了也没用。他们有诉求,有冤情,去亲民堂或风宪房即可。官家和尚书省、门下省再三强调,亲民堂和风宪房出了纰漏,使得百姓诉苦无门,当地知县知州和中御史侍御史是一票否决。”

    “一票否决,官家新创的这个词的意思,大家也知道。其它政绩再好,再多的苦衷理由,统统不管用,必须免职夺阶。此外,官家也督促中书省合议通过了《亲民风宪诉请条例律》,任何阻挡百姓前往郡州县亲民堂和风宪房诉请者,有勋爵者去勋除爵,有官阶者免官夺阶,再与庶民百姓同论罪,重者绞,轻者流五千里。”

    现在大宋疆域扩大了一倍有余,流放距离也翻着跟斗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