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都市青春>大宋世祖 > 第四章 鱼跃波心气未寒(一)
    屋内一片寂静,几位弟子的心思各异,坐在那里都不说话。

    过了一会,权宗元下定了决心,站起身来对程颐拱手作揖。

    “老师,学生还有要事,必须回城一趟,还请见谅。”

    程颐点点头,和声答道,“去吧。”

    等到权宗元离开,张绎忍不住说道:“权师兄确实有些着急了。太常寺裁并了,他那个太常寺少卿也没了,没有着落,确实着急了。”

    李光转过头来盯着他,毫不客气地说道:“张思叔,你这话里有话啊。”

    张绎一摊手道:“权师兄的处境和前途,他心知肚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如此,何不急流勇退,退到弘文院和成均大学崇至学院,教书育人,把老师的真知灼见传播给更多的人。”

    杨时摇摇头,叹息道:“他退不了。权势,一旦对它入迷,很难有人能挣脱开。”

    一直没有做声的游酢突然开口了,“中立,我看你许多观点,深受《半月杂谈》、《东京时报》等报纸杂志的影响啊。”

    程颐眼睛转向杨时,目光炯炯有神。

    杨时坦然承受道:“是的。这些报纸杂志,我非常喜欢看。谈古论今,抨击时弊,都能言之有物,直中要害。而且常常能够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新观点,咋听时觉得匪夷所思,但是用心一想,却让人不由地拍案叫绝。”

    程颐的目光从杨时的脸上转移开,在其余几位弟子的脸上一一扫过,然后开口了。

    “从元符二年下半年,官家还在潜邸,奉诏执掌秘书省,改著作局。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从那一刻起,大宋学术思潮会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回过头去看,官家的手段确实让人惊叹敬佩。”

    “报纸杂志,然后是大辩论,在辩论中步步为营,不,是步步为赢。以有备对无备,以同心对散沙,加上其余的各种手段...无数士子儒生的想法被一步步改变。秘书省招考,报名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成均、璧雍大学招录考试,从门可罗雀,到争先恐后...都是实证。”

    “中立受影响,不足为奇。说实话,看《半月杂谈》、《东华时报》,还有听那一次次辩论,使得老夫心里的许多疑惑,骤然被解开。仿佛在不同的墙壁上凿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迥然不同的风景。长孙玄明,蔡元度,真是好手段,不愧是官家的左膀右臂。”

    长孙墨离是官家心腹,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蔡卞居然也是,这就让几位弟子诧然。

    可是转念一想,心中的一些疑惑也解开了。

    元符二年年底,蔡卞被赦免召回开封,挂着一个显谟阁侍制的虚衔,一直很低调。后来突然权知秘书省事。正旦诏书里,还成为中书省右资政,判秘书省侍中。

    原来是这样。

    “老师,蔡元度和长孙玄明,到底想做什么?”游酢问道。

    程颐悠然地答道:“定夫(游酢),你应该问,官家到底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