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远远过来,就发现了陶家屋顶上还有两大片绿意葱葱的种植箱,虽说居住环境差强人意,但是内里别有洞天,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想来顾桩也是聪明,有这么个本地户当朋友,自给自足吃喝不愁,庄母完全放下了心。

    “没米?”坐在一旁矮凳上的顾桩心头一动,想起自己和陶田前些日子刚买了几袋大米回来。

    不过他没有自作主张:“那得要等陶田回来,跟他讲下……”

    尽管地窖里有五袋米都是顾桩自费买回来的,但不跟男人知会一声,他不好意思径直开了窖门去拿。

    “那是自然。”庄母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在她看来,自家儿子只是借住,拿主意的自然还得是陶田。

    庄母也不干坐着,同鲜少见面的顾桩扯了会儿家常,多是问平常的吃穿用度,以及一些养殖种地等问题。

    难得见母亲这么关心自己,顾桩有些受宠若惊,所以虽然已经过了濡慕的年纪,但他还是仔仔细细地回答了庄母的所有问题。

    闲话扯了半晌,陶田终于拎着满当当的水桶从河边回来了。

    桶里有许多摸上来的小鱼和螺蛳,黑杂杂的足有大半桶,难怪他去了那么久。

    螺蛳这种食材要清明那段时间才算鲜美,现下六月过后,母螺蛳大多产过籽,肉质变得又沙又腥,已不好再入口,陶田摸这些回来是为了给家里的鸡鸭开开小灶。

    “哎呀,这养得可真细致。”庄母夸了又夸,“难怪一只只看起来又大又壮……”

    顾桩将母亲来借粮的事同陶田一说,意思是想从窖子里拿一整袋大米给她。

    陶田听完,二话没说就将米从天井里扛了出来,整整五十斤的粮食在他手上轻飘飘的。

    见庄母对院子里的家禽感兴趣,陶田主动开口道:“要……不要……拿……两只……养养?”

    陶家的鸡鸭鹅喂得肥美,留到现在多是产蛋小能手,抱两只回去养,一家人每天的蛋就有了。

    对于顾桩的家人,陶田爱屋及乌,显得分外大方。

    “这怎么好意思?”庄母捂着嘴笑了笑,随后挑了最肥硕的一只鸡和一只鹅。

    除此之外,家里积存的蛋和陶家屋顶上的青菜和韭菜也割了一大把让他们带回去。

    由于东西太重,米菜蛋和鸡鹅都是陶田与顾桩帮着搬到车子后备箱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