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玄幻奇幻>大明金主 > 三四三 潜流
    程宰是靠文字吃饭的人,对字句文章有着经年累月培养出的敏感性。他一目十行,速读了这《姑苏时报》的头版头条。原来是一篇批判士绅之家经营末业,败坏士行的社论。

    社论这东西也是佐哥儿首创,旨在移风易俗。《曲苑杂谭》第一篇社论就是“礼乐不可偏废,以礼立身,以乐和心”,还是找的天下闻名的大才子王世贞主笔,出手不凡,果然引得许多士子在“乐”上开始下功夫。连带着以往不值钱的清倌人,也越来越金贵了。

    程宰读完了文章,隐约中嗅到了针对徐元佐的满满恶意。虽然文中没有指名道姓,但是“举人生员云集一堂,不以文章相见,而苟且于阿堵之物”这分明是在说仁寿堂。后面甚至直接说到了“大士豪绅,为其张目,鱼肉百姓,聚敛贪虐”,这分明是在说徐家。

    “不知有多少人看过这《姑苏时报》。”程宰不知道发行量的概念,本能地意识到报纸的影响力与读他的人成正比。

    姜百里微微摇头:“此报自称发行五百份。”

    程宰微微皱眉:这人真是豪富。

    “其实我也知道是谁家出钱出力办的。”姜百里道:“只是一时想不到对策,特来求教陈先生。”徐元佐经常说起程宰,说他是智囊谋臣,但凡有什么问题,找他总有解决的办法。

    姜百里对徐元佐是百分之百的信任,自然也信任程宰。

    “若是份份有人读了,便是五百人;若是这五百人再拿给别人看,起码就有一千人了。”程宰说罢,又觉得自己估算的太保守了。谁会看了报纸不跟人聊聊呢?否则岂不是憋得自己难受。

    姜百里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一千人不是小数目啊。”程宰觉得益发热了,走到冰盆旁边方才觉得有丝丝凉意。他突然问道:“你这是哪里取得的?”

    “是有朋友去苏州,随手带回来的。据说这报纸是放在货栈、码头,分文不要任行旅取阅的。”姜百里道。

    之前顾水生在苏州放了不少包打听,专门收罗苏州消息。上到地方官员的去留。下到民间的鸡毛蒜皮,什么都要收罗了送回来。为此市场部还有专门几个人,整日里就是研究这些苏州送回来的东西,主要是要预测苏州各类商品的价格走向。

    “八成是东山翁氏做的。”姜百里道:“他们之前收买了两家刻坊。还在市面上招雕工。没过多久,他们这《姑苏时报》就出来了。”

    “他们这是要画骨呀。”程宰感叹道。

    姜百里的主要业务是联络大客户,拉拢感情,收集反馈,提供售后服务。对于东山翁氏被佐哥儿教训的事所知并不多。不过他从别处隐约听说,佐哥儿曾叫翁氏吃了大亏。

    “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叫他就这么犬吠下去。”姜百里毫不客气道。

    程宰绕着冰盆走圈,眉头拧紧,道:“隔空相骂终究大失颜面。对了,这事你与吴先生说过么?”

    姜百里道:“尚未来得及。佐哥儿说有大事先向程先生讨教。”

    程宰听了心中一喜:原来佐哥儿表面上无所谓的模样,内中却是如此信任我。

    这一瞬间,他更加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只觉得自己蹉跎大半生,终于遇到一个明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