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玄幻奇幻>上海凡人传 > 第59章 发现财富漏洞
    马骏哈哈笑起来:“见笑见笑,在家里听老爸老妈争辩浦西好还是浦东好,听多了。”

    朱盛中无言可辩。

    他素来口若悬河,可惜,他对浦东的了解并不多,所持的观点不过是历来的成见。他空有论点,没有论据。

    兰婷笑得东倒西歪,她还从没有见过朱盛中吃瘪。哪怕她亲爱的爹地亲自下场教训朱盛中的时候。

    朱盛中总嫌弃自己挣得不够多,总想着换工作。

    他三年两次的经历让老丈人极端不满,为了女儿的幸福,老丈人觉得自己有必要教训毛脚女婿脚踏实地些。

    谁知朱盛中像条狡猾的鲶鱼,而且全无敬畏之心,一会儿“时代变了,旧观念落伍了”,一会儿“人生质变全靠跳槽实现”,反倒煽动得老丈人懊悔早生二十年,没有机会跳槽大展宏图。

    跳了又跳的朱盛中,如今在一家名望和口碑皆一流的广告公司上班。

    广告行业在当时炙手可热。一个广告公司的营业执照,要花20万打通关系才能办到手。

    广告人,是当之无愧的打工白领中的金领。

    站在了行业金字塔顶端,没有更卓越的公司供他跳槽,朱盛中动过自己创办一家广告公司的心。不过,很快熄灭了。

    就算老丈人愿意动用人脉,厚着脸皮到人家家里送里,朱盛中也舍不得花那20万。

    何况,他刚惊喜发现一个财富漏洞。

    为了改善市民逼仄的居住条件,上海实施安居工程——每年以几十万、上百万平方米的规划在建房。上海建设银行每年专项拨款数亿元人民币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支持。

    由于市民观念相对落后保守,只想着居住,没有买房投资的观念,几年下来,房子积销现象明显。

    彼时的房地产公司都是些小开发公司,或者大企业的第三产业,甚至有中山医院这样的非盈利机构的第三产业公司。

    为了尽快脱手,家底薄弱的房地产公司纷纷打起广告来。

    朱盛中所在的广告公司接广告接到手软。上海市面上发行量较好的《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新闻报》、《文汇报》等报纸三四版面上,经常能见到他创作的房地产广告画面。

    有的广告甚至走出报纸,走上淮海路的黄金广告屏。

    兰婷走在淮海路上,也与有荣焉。

    客户广告上报纸,广告公司暗戳戳想分一杯羹,于是将自己公司的联系电话留在了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