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玄幻奇幻>大明升职记 > 第551章 便宜你
    只是柳鹏却是没想到有这么一个插曲,他好奇地问道:“他们钟家干了什么,居然上了东莱钱庄的催讨名单?”

    徐巧芷不由好奇地问道:“不是欠了钱就会上了催讨名单吗?”

    柳鹏摇了摇头说道:“咱们与东莱钱庄虽然联手放款子,但是办事也讲究一个良心,今年大家都不容易,哪怕还不上钱,只要有足够的诚意,我们也会尽可能让大家有一线生机,或是借新还旧,或是展期,或是给个生路,只有那些表现最恶劣的家伙才会上催讨名单,让大家知道不还钱的结果……”

    安长胜就是那种表现最恶劣的男人!

    徐巧芷愤愤不平地想道,但是她不想知道他干了什么恶劣至极的事情,还是跟柳鹏讨了一个人情:“不管他干了什么,终究有过那么一段过往,再给他一次机会!”

    柳鹏答应了下来:“我回头跟东莱钱庄说一声。”

    万历四十四年的这一场加征在整个山东境内都掀起了惊涛骇浪,上上下下都在全面抵制着京师与省里的这项决定。

    与以往不同,过去顶多是一些农夫与地方上的小人物、小豪强直接出面抵制,但是这一次抵制却是有很多地方上知名的缙绅,甚至象钟羽正这样进士出身的顶级缙绅都站出来公开抵制朝廷的决定。

    而且抵制的不仅仅是地方人士,还有许多体制内的要人,不管是乡长、社长还是粮长,或者是一般的杂役、吏员甚至是正式在职的官员,都觉得朝廷的决定根本就是拍拍脑袋就下来了,根本没有任何可行性。

    毕竟现在赤里千里生灵涂炭,朝廷的赈济根本无济于事,东三府完全是依赖着几家钱庄的借贷才能支撑下来,好不容易有个收成,朝廷哪怕再困难,也得放水养鱼,让升民小民休养生息一年半载,不能现在就把老百姓逼上反路。

    虽然起运米豆是重中之重的考察项目,但是地方官员都知道把下面逼得太急了,随时就可以会闹出大规模的民变,何况现在下面的流民集团不在少数,民变、民乱此起彼伏,因为加征、清欠的决定在大部分州县都是无果而终。

    特别是东三府的某些地区,别说是加征、清欠,就是减半的赋税都收不上来,但是省里对于这种情况是毫无办法,毕竟他们发现这些地区的赋税几乎到了全免的地步,而且相关的利益集团就要求对这些地区完全减免赋税。

    这一次东三府的放款可是有四家钱庄同时开展业务,而这四家钱庄又与许多官吏、缙绅、豪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那就是先还清了各家钱庄的债务才能上解赋税,若是不还清这些债务就急着解纳赋税,大家岂不是要吹西北风去!

    这些地方势力十分强势,即使是知县、知州都要考虑他们的意见,更不要说他们背后还有着柳鹏这位真正的大人物,考虑到柳鹏随时可以拉出来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武力,州县自己也不想把自己逼上绝路,因此就跟这些地方豪强同流合污。

    当然在东三府的不同地方情况不大一样,按照柳鹏的说法就是一面负担与两面负担的区别,象黄县、招远、昌邑这些地方是龙口的基本区,自然就是主要偿还龙口的债务,而莒州、诸城、高密是典型的两面负担,官府的势力很大,但是龙口的势力也不弱,既然偿还龙口的债务,又要相当程度应付官府解纳赋税。

    还有些地方也是一面负担为主,但大半收入却是解纳官府的赋税,剩下的才用来偿还钱庄债务,但是在这些地区之中,却出现了若干个让官府十分头痛的宗族、乡社、里甲。

    虽然这些宗族、乡社、里甲为数不多,至多也不过是十来个,但是他手上都拿着柳鹏与龙口赠给的一把短剑,也代表着他们背后有龙口的背景。

    所以他们虽然在很多问题上配合官府,但是在秋粮问题上却是寸步不让针锋相对,只答应按官面文章来解纳赋税,什么苛捐杂税之类的花头一律不予解纳。

    官府很想拿曾建辉这些势力杀鸡给猴看,让下面的乡社里甲都老实下来,但是几次碰撞之后却是吃了大亏,而且柳鹏确确实实是支持这些乡社里甲与宗族,只能答应按官面文章走。

    因此这些属于官府一面负担的地区又出现了十多处飞地,成为了龙口在核心区与半核心区之外的飞地,一时间他们手上的短剑成了整个东三府的热门话题。

    只是很多宗族、缙绅、豪强与各处乡社里甲虽然觉得曾建辉请来的这把短剑非常好用,但是却隐藏着极大的风险,毕竟拿了短剑就要对柳鹏有求必应,柳鹏也是直接说明他如果有所要求的话,负担绝对不轻,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