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网游竞技>王牌大玩家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动力铠甲发展史
    这个结论让小胖子郁闷到了极点,也ihuo到了极点,因为在戈兰星操纵第一代动力铠甲血鸦战甲的时候,他明明没有感觉到任何不妥,自己怎么可能不适合操纵动力铠甲?简直太可笑了!

    因为过于惊世骇俗的同步率,他也成为了铁原村fu孺皆知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在议论纷纷之余倒也帮着他一块儿研究,看看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最后发现,李三好之所以无法操纵动力铠甲,是因为现代的动力铠甲对他来说,太过先进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威尔金斯老头子给垂头丧气的小胖子好好上了一堂动力铠甲的发展史课程。

    其实在第二次宇宙大战期间,动力铠甲还是鸡肋一般的存在,因为当时的技术还无法做到让武器和引擎超小型化,也没有发明出将能源超大倍率压缩的技术,所以动力铠甲的火力,机动力,防御力和续航能力都很成问题,甚至还比不过只穿着普通高纤维防弹作战服的步兵,偶尔有几款动力铠甲都是用来在狭窄空间进行特种作战,或者在宇宙空间修补星舰外壳之用,根本成不了气候。

    当时的战场主宰者是机甲。

    高达十几二十米的机甲有足够的体积和空间装载火力凶猛的武器和马力强劲的引擎,也能携带大量的能源进行长时间作战,类似人类的外形又很容易附加各种作战模块,并且能够很方便地和人类的神经元相结合,无论在火力,速度,续航能力还是操作xing方面,都达到了人类武器工业的巅峰!

    当时的机甲操纵方式是键盘加神经元直接控制,衡量一名机甲战士优劣的最重要指标就是手速,手速越高,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发出的指令就越多,机甲就能做出越复杂的动作。

    所以威尔金斯老头子时常感叹小胖子是生不逢时,就凭他这双闪电霹雳无影手,若是早生个几百年,绝对是横行星际的超级大高手!

    可惜在这个科技大爆炸的年代,随着武器和引擎的超小型进化,以及高倍率能源压缩技术的出现,原本由一台二十米高的机甲才能完成的战术任务,完全可以由一台两米高的动力铠甲来完成。

    和二十米高的机甲相比,一台两米高的动力铠甲,制造成本更低,目标更加隐蔽,战场生存率更高,特别是在长途星际航行时,占用的存储空间更小,一艘中型运输舰,原本可以搭载二十台机甲,现在却可以搭载足足两百套动力铠甲!

    以“血鸦战甲”为代表的第一代动力铠甲一出现,就像是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星际,首先就主力部队全部换装成动力铠甲的天火社,用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向星海宣告,“机甲”这头没落的金属恐龙,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第一代动力铠甲的操纵是十分简单的,基本上它就是依附于人体之上的一层强化外骨骼,所以操纵者只要像是操纵自己的身体一样,就能运用自如。

    但是随着第二代,第三代动力铠甲的出现,动力铠甲的结构越来越精密,装备的武器和动力系统越来越复杂,需要执行的战术任务越来越多,渐渐的就超越了铠师的能力。

    比方说,一台普通的第三代动力铠甲,浑身上下至少也有八个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引擎喷口,肩膀和大tui上一般还悬挂在副武器,铠师总不见得直接用手去“拨弄”引擎喷口来调节方向吧?

    因此,在第三代动力铠甲的研发过程中,就引入了神经元控制系统,确立了以脑电

    o来操纵动力铠甲的方针。

    早在第二次宇宙战争期间,神经元控制系统就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当时的i

    i大军几乎全都是使用神经元控制系统来操纵机甲,这种操纵系统毫无疑问是所有操纵系统中最先进的——前提是,操纵者的脑电

    o震dàng频率达到一定的强度,换言之就是要拥有异于常人的强大精神力,并且经过长年累月的严酷训练!

    可想而知,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战士,少之又少。